典藏文物
文化詮釋
該米甕以陶製作,上方有木蓋,為早期阿美族人為盛裝食用白米或小米之器皿。木製的米斗,為量米的容器,其容量一個相當於一升米。
傳統阿美族人的糧食取得來源有:狩獵、漁撈、採集、農耕、飼養等方式,其中農耕是以種植小米和旱稻為主,所以傳統阿美族的歲時祭儀是依照小米的生活史而運作的,如:播粟祭、除草祭、收獲祭等,後因族人居住於平原地區,因此較早接受漢人的農業技術,便逐漸轉為水田耕作,牛車、穀倉、及農作期間休息的田中小屋,也於此時常見於阿美族人的農耕生活。
米甕一般存放於家中的kofaw廚房,阿美族人以是否共用同一個爐具吃飯,來界定是否為一家人,kofaw指的是用石頭堆成煮食與共餐的空間,有些部落會設於主屋裡,有些則是另外以箭竹或籐條再另外隔出一個空間,後來阿美族人開始以黏土壓成爐灶,製作廚具的技術進步之後,也就需要更大的空間進行煮食,便於主屋左側另蓋相鄰的建築,而廚房的阿美語也從kofaw漸漸轉變為cawka(音近於閩南語灶腳),顯示族群互動的互相學習影響。
傳統阿美族人的糧食取得來源有:狩獵、漁撈、採集、農耕、飼養等方式,其中農耕是以種植小米和旱稻為主,所以傳統阿美族的歲時祭儀是依照小米的生活史而運作的,如:播粟祭、除草祭、收獲祭等,後因族人居住於平原地區,因此較早接受漢人的農業技術,便逐漸轉為水田耕作,牛車、穀倉、及農作期間休息的田中小屋,也於此時常見於阿美族人的農耕生活。
米甕一般存放於家中的kofaw廚房,阿美族人以是否共用同一個爐具吃飯,來界定是否為一家人,kofaw指的是用石頭堆成煮食與共餐的空間,有些部落會設於主屋裡,有些則是另外以箭竹或籐條再另外隔出一個空間,後來阿美族人開始以黏土壓成爐灶,製作廚具的技術進步之後,也就需要更大的空間進行煮食,便於主屋左側另蓋相鄰的建築,而廚房的阿美語也從kofaw漸漸轉變為cawka(音近於閩南語灶腳),顯示族群互動的互相學習影響。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