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文物
文化詮釋
該組服飾有:頭飾、上衣、攜物袋(檳榔袋)、長裙、護腿布等物件,為新社部落的噶瑪蘭人於近代民族復名運動時,所重製的噶瑪蘭族服飾。
該件衣服由來為民國76年當時省立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要借展新社出土的岩棺,於是邀請豐濱鄉的部落族人在台北新公園「豐濱之夜」活動中展演,當時由於新社部落的噶瑪蘭人沒有具代表性的傳統服飾可穿著,於是噶瑪蘭族文化復振行動的重要推手之一Banday.Papu(漢名:偕萬來)的女婿-楊功明便前往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尋找協助,並經同意拍回日據時期在宜蘭採集的噶瑪蘭人的漢式上衣服飾標本。
新社部落的族人從該標本及族裡耆老記憶做為參考,以一套白底滾黑邊的噶瑪蘭族「漢式」服飾,作為當時展演kisaiz(除瘟舞)的服飾,此次行動不僅成為噶瑪蘭族服飾復活源起,也讓各界發現噶瑪蘭族人仍然存在並未消失,進而開展噶瑪蘭族的復名運動。
該件服飾的攜物袋(檳榔袋)的表布是用香蕉絲編織而成,噶瑪蘭人早期以香蕉絲編織衣物及生活用品,今則以香蕉絲創意衣帽、飾品等手工藝品著稱。
該件衣服由來為民國76年當時省立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要借展新社出土的岩棺,於是邀請豐濱鄉的部落族人在台北新公園「豐濱之夜」活動中展演,當時由於新社部落的噶瑪蘭人沒有具代表性的傳統服飾可穿著,於是噶瑪蘭族文化復振行動的重要推手之一Banday.Papu(漢名:偕萬來)的女婿-楊功明便前往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尋找協助,並經同意拍回日據時期在宜蘭採集的噶瑪蘭人的漢式上衣服飾標本。
新社部落的族人從該標本及族裡耆老記憶做為參考,以一套白底滾黑邊的噶瑪蘭族「漢式」服飾,作為當時展演kisaiz(除瘟舞)的服飾,此次行動不僅成為噶瑪蘭族服飾復活源起,也讓各界發現噶瑪蘭族人仍然存在並未消失,進而開展噶瑪蘭族的復名運動。
該件服飾的攜物袋(檳榔袋)的表布是用香蕉絲編織而成,噶瑪蘭人早期以香蕉絲編織衣物及生活用品,今則以香蕉絲創意衣帽、飾品等手工藝品著稱。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