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文物
文化詮釋
此為噶瑪蘭人農作時,穿戴於背上防曬遮陽所用,目前新社部落仍有耆老於農作時穿著香蕉絲蓑衣下田,主要為遮陽所用,因香蕉絲遇雨後會變軟,較不適用於雨天遮雨。該物件是將兩塊香蕉絲布縫製於上方竹條,兩側上端有二根繩索,用以穿戴時繫於身上使用。
傳統噶瑪蘭族紡織大多採自野生或自種的植物,並依製作物品不同,可分為製袋或席(如稻穀袋、草席)用植物、製衣用植物兩種。常用的製衣用植物有:muwa(黃麻)、qeRiw(苧麻)。製袋用植物有:benubus(水龍)、benina(香蕉樹)、Ruzang(構樹)、tinmez(單葉鹹草)等。
噶瑪蘭香蕉布的製作方法,大致如下:
(1)取香蕉莖抽絲,選擇香蕉樹時,必須成熟但尚未結果的樹種,砍其莖幹,此時的纖維最堅韌,將蕉皮一層層剝下後,以刀片刮除肉質只留表皮後陰乾,通常一棵香蕉樹可織成一幅長約70公分,寬約50公分的香蕉布。
(2)蕉皮陰乾後剝成絲狀,連成長線後綑成球狀待用。
(3)纏到整經架上整理經緯。
(4)在織布機上紡成布。
(5)縫製成衣服或袋子。
傳統噶瑪蘭族紡織大多採自野生或自種的植物,並依製作物品不同,可分為製袋或席(如稻穀袋、草席)用植物、製衣用植物兩種。常用的製衣用植物有:muwa(黃麻)、qeRiw(苧麻)。製袋用植物有:benubus(水龍)、benina(香蕉樹)、Ruzang(構樹)、tinmez(單葉鹹草)等。
噶瑪蘭香蕉布的製作方法,大致如下:
(1)取香蕉莖抽絲,選擇香蕉樹時,必須成熟但尚未結果的樹種,砍其莖幹,此時的纖維最堅韌,將蕉皮一層層剝下後,以刀片刮除肉質只留表皮後陰乾,通常一棵香蕉樹可織成一幅長約70公分,寬約50公分的香蕉布。
(2)蕉皮陰乾後剝成絲狀,連成長線後綑成球狀待用。
(3)纏到整經架上整理經緯。
(4)在織布機上紡成布。
(5)縫製成衣服或袋子。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