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文物
文化詮釋
該木雕為噶瑪蘭族人參考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傳統噶瑪蘭人木刻雕板的圖紋,於近代重新創作的作品。噶瑪蘭族人的木雕特色為陰雕,是把紋路或圖像直接刻進木頭裡,再為木頭上色。
人類學者阮昌銳1993年在《宜蘭文獻雜誌》第6期曾發表<噶瑪蘭的木雕>,介紹噶瑪蘭木雕特色,包括平板浮雕手法,以陰刻為主要技法,線條以直線與橫線為主,圖形中以三角形與菱形為主;板面佈滿圖案,不同的幾何圖形組合,整齊排列,講求對稱;圖像以人、動物和植物為主,其內容與文化有密切關係,例如人像為盛裝的青年,具有紀念與教育的意涵,動物的鹿則有豐收的意義,反映出噶瑪蘭人追求美滿生活與光輝生命的象徵意義。
該件木雕的雕刻內容以人物為主,所雕之人物為正面像且兩側對稱,以高帽為飾。在考古證據中,在洪武蘭遺址出土的噶瑪蘭木刻雕板,其雕板上即有典型戴有高帽的人形刻紋,現存於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噶瑪蘭木刻雕板,其刻紋亦有戴高帽的人物及檳榔樹,而其內容的真正意涵則尚待進一步考證。
※參考書目:阮昌銳,1993。<噶瑪蘭的木雕>,《宜蘭文獻雜誌》第6期:頁碼75-87。
人類學者阮昌銳1993年在《宜蘭文獻雜誌》第6期曾發表<噶瑪蘭的木雕>,介紹噶瑪蘭木雕特色,包括平板浮雕手法,以陰刻為主要技法,線條以直線與橫線為主,圖形中以三角形與菱形為主;板面佈滿圖案,不同的幾何圖形組合,整齊排列,講求對稱;圖像以人、動物和植物為主,其內容與文化有密切關係,例如人像為盛裝的青年,具有紀念與教育的意涵,動物的鹿則有豐收的意義,反映出噶瑪蘭人追求美滿生活與光輝生命的象徵意義。
該件木雕的雕刻內容以人物為主,所雕之人物為正面像且兩側對稱,以高帽為飾。在考古證據中,在洪武蘭遺址出土的噶瑪蘭木刻雕板,其雕板上即有典型戴有高帽的人形刻紋,現存於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噶瑪蘭木刻雕板,其刻紋亦有戴高帽的人物及檳榔樹,而其內容的真正意涵則尚待進一步考證。
※參考書目:阮昌銳,1993。<噶瑪蘭的木雕>,《宜蘭文獻雜誌》第6期:頁碼75-87。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