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族是高山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埔里以南的中央山脈及其東側,是臺灣原住民中移動幅度最大的一族,主要居住於南投縣信義鄉、仁愛鄉;花蓮縣萬榮鄉、卓溪鄉;臺東縣海端鄉、延平鄉及高雄市那瑪夏區、桃源區。
布農族共分為六大社群:卓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巒社群、郡社群及蘭社群(今中央山脈南投一帶),其中以丹社群最早遷移進入花蓮境內,花蓮的丹社群主要分布於萬榮鄉的馬遠村、紅葉村及卓溪的崙山村,後因生活資源需求,部分族人越過花東縱谷移往豐濱鄉磯崎村高山社區居住,在整個東海岸地區,從瑞穗鄉奇美村、豐濱鄉高山社區、以及長濱鄉南溪村,都可見到布農族移民部落。
傳統布農族的祭儀生活,以小米播種、除草乃至於收割等生長過程為主要依據,為祈求小米能夠豐收,社裡的男子圍成一圈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族人相信,歌聲越好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結實累累。當族人的合唱音域高到某一個層次時,會出現了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稱為八部合音。
花蓮縣內人口數:7,969人;
全臺人口數:56,447人
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統計資料(截至2015年7月)
服飾特色
傳統布農服飾主要的原料是獸皮,麻布、棉、毛線等材料是在與漢人接觸後陸續引進使用。布農族服裝的穿戴是具有場合性,例如打獵時,為了保護身體四肢會加穿皮套袖及皮套褲等。而當部落舉行祭儀時,會穿上運用鮮豔色彩的織線編織出複雜圖紋的服飾。日常服應用多半在居家、或是耕地工作、上山打獵時穿著。
一般男子長上衣的花紋大多強調在衣服的背面,人類學者李莎莉認為布農人之所以將美麗特殊的圖樣織於衣服背面,可能與其日常生活的習性有關。例如,在許多祭儀活動中,男子蹲於地上圍著圓圈舉行,於是背後衣服的織紋會特別引人注目。
音樂歌謠
布農族所唱的歌謠以詠唱的時機及歌詞的含義來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祭儀性歌謠:布農族非常重視祭儀生活,因此祭儀音樂之種類特別豐富。例如「祈禱小米豐收歌」、「播種之歌」、「收獲之歌」、「獵前祭歌」、「打耳祭歌」、「獵獲凱旋歌」、「作戰凱旋歌」、「驅邪歌」、「新年之歌」等。
二、生活性歌謠:此類歌謠不外乎與布農日常生活有關的事務互有關聯,舉凡工作、婚嫁、苦悶、勞動等瑣事都是生活性歌謠的內容。演唱此類歌謠時,已完全沒有禁忌,時而趣味橫生。
三、童謠:布農族童謠數量非常多,題材都是寓言性、童話性的簡潔歌詞,充滿了童稚逗趣的曲意。目前布農聚落保存的童謠,大都是老一輩的族人回憶式的記錄。童謠有些是以齊唱的方式來演唱,但由於老年人都習用合唱來唱所有的歌謠,因此絕大部份仍然是以合唱或疊唱的方式來演唱。
儀式祭典
射耳祭 Malahodagian
布農族唯一全部落性的祭典。於每年四月底、月缺時舉行,以射鹿或羌等動物的耳朵,來象徵來年狩獵的豐碩,也祈求農作的豐收及財運亨通,射耳祭只限男子參加。
嬰兒節 lndohdohan
布農人每年六月的月圓時期,會為這一年出生的嬰兒舉行佩掛項鍊儀式,期望孩子們能像項鍊般耀眼。當天也會宴請親友,告知族人新生兒的布農名字,接受眾人的慶賀與祝福。由於社會的變遷,有些部落會融入西方教會日程,約每年的六月由教會決定日期。當天中午舉行餐會,晚上時全村婦女將新生兒抱至教會,由村人猜測小孩的名字,答對者會獲得該家父母的禮物。